認識嚴希時,我17歲。
那年,我經(jīng)歷了太多的不幸。先是母親因癌癥去世,接著,父親在突發(fā)的山洪中喪生。短短兩個月,我失去了這個世上最親的兩個人,成了形單影只的孤兒。那段日子,生活黯淡無光,沒有依靠,沒有希望。我結(jié)束了高二的學業(yè),打算出外自謀生路。
輟學的第三天,班主任找到我家里,告訴我,有人為我捐了款,我可以繼續(xù)讀書了。喜悅與感激,無以言表。我要見見為我捐款的人,班主任說,是縣團委給我聯(lián)系的。我找到縣團委,團委的人說,他們一般不讓捐款人和受捐人見面,因為這是社會行為,不摻雜個人感情。我說,不讓我見面,我就不接受捐贈。
我固執(zhí),是因為我感恩。我不能不知道,我的恩人是誰。
在我的堅持下,縣團委終于安排我和嚴希見面了。那是一個落日將盡的傍晚,嚴希在縣團委同志的陪同下,到我的學校來了。在校園的梧桐樹下,在落日的余輝里,嚴希有些靦腆地站在我的面前,出人意料的是,他竟是如此年輕,如此帥氣,個子高挑,面皮白凈,很像古典小說里玉樹臨風的書生。那時,他23歲,剛剛大學畢業(yè)。
我本來想好,見了面我給人家鞠躬,但及至見到他是小伙子時,我將這一茬忘了。我只看著他溫暖的眼睛說,今后,我掙了錢,會還給你的。
他顯得有點局促,一度想過來握我的手,但終于沒握,說,好好讀書,上大學,讀研究生,你讀到哪,我供到哪,從今以后,你就是我的妹妹。他說得誠摯,不矯情,不做作,我聽得出他內(nèi)心的實在。
那一次的見面很匆忙,短短的幾句話后,就分別。但嚴希的名字卻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,夜深人靜,我常常會想起他的容顏,他白凈的臉,有點靦腆的表情,透著溫暖的目光。只要再見校園的梧桐樹,再見天邊落日的余輝,我的心里,就會有陣陣感動,那是與嚴希有關的記憶。
第二年,我考上了大學。收到錄取通知書后的第五天,嚴希來了,仍是和縣團委的同志一起來的。他帶來了一萬一千塊錢,那是我讀大學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。他將錢交到我手里時只說了一句話,錢不夠時給我打電話。他將他的手機號碼告訴了我。
那天,他在我家里呆了一個上午,我倆沒說太多的話,我只知道,他在武漢的一家公司上班,這一萬一千塊錢,是他一年的全部積蓄。沒說太多話的原因,是我將精力都放在做飯上。我留他和縣團委的同志一起吃午飯,用母親生前教我的手藝,無比虔誠地做了這頓飯。
那天下午,起風下雨,他們離去時,我送他們到村頭的公路上乘車,家里唯一的一把雨傘遮不住三個人,嚴希讓我和縣團委的同志共傘,他自己將襯衫脫下來,罩在頭上。中巴緩緩離去時,他將頭從車窗里伸出來,叮囑我,快點回去,別被雨淋濕了。我不住地點頭,直到中巴駛得不見蹤影,我仍沒走,巴巴地望著公路的盡頭,雙眼朦朧。
|
郵箱:webmaster@vdolady.com 歡迎批評指正 鄭重聲明:未經(jīng)授權(quán)禁止轉(zhuǎn)載、摘編、復制或建立鏡像,如有違反,追究法律責任。
Copyright ©
2009-2010 Vdolady, All Rights Reserved. 津ICP備09005267號